攻坚与共建
在科技城新区起步的第一年,随着制定规划、组建队伍、建立机制等工作的推进,这张“白纸”已初显发展轮廓。随之而来的则是真抓实干,推动一个个具体项目落地见效,科技创新、产业发展、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“四场攻坚战”应运而生。
作为科技城新区统筹区的重要战场,涪城区围绕科技创新项目招引落地,建设“一区多园”科技创新平台,在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打造5G科技园、中科(绵阳)创新园等25万平方米科技智谷。同时,围绕环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带,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、科技城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创业黑马西部(绵阳)科创中心,形成“研发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—产业化”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。
位于游仙片区的中国(绵阳)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,集核医学研发、生产、配送、诊疗为一体,园区全部建成后,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核医药研发生产中心和核医学产业创新基地,预计实现年销售产值超500亿元,年税收20亿元。
如果在科技城新区找一个中心的话,那无疑就是直管区中的“科技之心”。“科技之心”注重协同效应,增强了科技城新区整体吸引力,特别是对激光、核医学等新兴产业而言,其科研、投融资等总部落户于“科技之心”,这正是“微笑曲线”中高价值的一段,未来还将据此形成绵阳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区,与周边产业园区实现配套共赢。
12月25日,在创业大道西延线东段下穿隧道的建设现场,工程车辆来回运转、施工人员交替作业。作为科技城新区交通中轴线,创业大道跨两个行政区,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各区域协同合作。为此,科技城新区初步探索出一整套“统分结合、分片运行”机制,以“一盘棋”思想统领,职责清晰,分工协同,促成了科技城新区齐头并进、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,也带动一批产业项目接踵而至。
2021年,科技城新区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51个,总投资524.14亿元。同一年签约重大产业项目108个,总投资609.65亿元,其中包括理想汽车增程器等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。
如今,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,科技城新区建设全面提速提质提效,正朝着“一年打基础、两年出形象、三年大变样”的目标前进,向着绵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的目标迈进。